一名乡村教师的31年执教岁月

发布日期:2024-09-19 16:21

来源类型:网易新闻 | 作者:卫殇公姬秋

【澳门金牛版正版资料大全免费】【新澳开奖记录今天结果】【2024年新澳门王中王资料】【管家婆最准一肖一码】【新澳彩开奖结果查询】【香港澳门彩开奖结果查询记录】【4949澳门免费资料大全特色】【2024今晚澳门特马开什么号】【澳门王中王精准资料大全免费】【2O24澳彩管家婆资料传真】
【494949澳门今晚开什么】 【2024新澳免费资料】 【香港六给彩开奖结果2023记录】

中秋快到了,马树学上的语文课也和月亮有关,她正使用多媒体课件为班上的13名孩子讲课。马树学是房山区史家营中心小学的一名教师,也是这个四年级乡村班级的班主任。从师范学校毕业后,她便回到了史家营乡,成为了一名乡村教师,在乡村学校的讲台上,她燃烧了自己31年的时光。“团结、友爱、阳光、向上”,是马树学为自己的班级设定的班级目标。

9月6日,史家营中心小学背靠青山,马树学闲暇时常常会仰望山峰。

几乎每一位乡村教师都身兼数职,他们既是教师,又是父母。每周工作日,马树学都住在学校宿舍,和学生们共度的时光,比孩子父母陪伴的时间都长。“乡村教育,教知识还不够,更重要的是教孩子们做人。”

乡村教育,打开了乡村儿童、留守儿童认识世界的大门,孩子们被山川阻隔的眼界,在乡村教师的奋力奔跑下,不断拓宽。

村小

1993年,刚从师范学校毕业的马树学来到了家乡史家营乡,成为一名乡村教师。那时候的史家营中心小学还只是史家营乡里众多村小中的一个,几间小平房,几张木桌板凳,拼凑出一所大山里的学校,摆好桌椅后留出的几尺空间,就是老师们的讲台。

9月6日,史家营中心小学,语文课堂,马树学带领同学们朗读《走月亮》。

十二年前,史家营乡中心小学还未新建,小小的平房,依靠烧煤气的炉子挨过冬天。尽管条件艰苦,马树学还是留下来了,她说,她是渴望回到村庄的,教书育人,是她为自己的生活寻得的方向。

上世纪九十年代末,马树学依靠自己的努力走出大山,可她还是选择回到乡村。持续外流的乡村劳动力,让凋敝的乡村在急速的城市化进程下,更显无奈。和所有教师一样,马树学也有一个“教育梦”,她渴望回归家乡,让更多人“走出去”。在乡村教师的讲台上,她站了31年。

9月6日,史家营中心小学,课间,马树学一边帮学生按摩颈椎一边和同学聊天。马树学课堂上是一位严肃的老师,下课后是一位和蔼的长辈。

连绵起伏的山川点缀着几户村庄人家,难走的山路,就隐藏在其中。住在山里的人们,要想保持联系往往得走很长很远的路。马树学的家,距离旧时的史家营中心小学,要走一个小时山路,索性,需要上课的日子,她就住在学校。

9月6日,史家营中心小学,课间活动时,同学们争相与马树学嬉戏。

几乎淹没在大山的灰白中,村小里传出的朗朗书声,禁不住呼啸的山谷风,被淹没了。《2022年中国乡村教育发展报告》中提到,乡村教师呈现结构不平衡的现状,具有村小教师的年龄大和村小教师身兼数职两大特征。《报告》中的调研数据显示,平均每个乡村老师同时教授2.2个学科。

一开始,马树学在学校教的是语文课,再后来,她又授课英语、美术等学科,同时,在很长一段时间里,还是孩子们的生活老师。马树学现在带的这个班级,是她从一年级带到现在的,换尿布、哄睡觉,马树学带的“娃娃班”渐渐成长。

9月6日,史家营中心小学,操场上,孩子们邀请马树学为她们“检查”牙齿。每天的饭后,马树学常常会像朋友一样与孩子们坐在学校里交流谈心。

班级

“团结、友爱、阳光、向上”,这是马树学为自己的班级设定的班级目标。

大山里生活的孩子,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,他们的父母选择进城务工,把孩子留给家中的老人抚养,学校,不仅是乡村儿童学习知识的地方,也是他们生活日常的主要场景。操场绿地,是他们奔追逐奔跑的天地,教室,是他们看向世界的窗口。

9月6日,路过学校的标语,马树学都要和同学们一起朗读。相比于前两者,马老师更看重“敢表现”。如今4年级的同学们能自如应对很多大场面,这点让马老师很欣慰。

马树学带的班级一共有13名学生,都来自大山,大部分孩子是由隔代老人照料的。家庭条件,成了部分留守儿童敏感自卑心理的来由。多接触、多了解,是马树学的“笨方法”,隔三差五,马树学会进行家访活动,走进学生的家里,慢慢地,走进学生的心里。

看到窗户还是纸糊的村屋,还有大土炕垒砌的床位,马树学总觉得心底一紧,目之所及的几个物件,就是一个家庭的全部,马树学总会在这样的家里多待一会儿,以此消化鼻尖泛起的酸楚。马树学也说不清楚这种情感的暗流涌动,她只知道,教育,就是这些孩子通向无限可能性的路径。

9月6日,史家营乡,在村中家访的马树学正和学生家长电话联系。

马树学班上的孩子,性格各异。有开朗的,有胆小的,有自我意识过剩的,也有自闭内敛的。班虽小,情况却很复杂。

“向上的精神,阳光的态度,找到每位学生的优点,鼓励他们表达,教育需要潜移默化。”马树学的方案,就是建立自信。她在班级里设立了这一标准,设置具体情景,向孩子们演绎,在角色扮演中,让学生学会表达,树立信心。

身边人对马树学的评价,是她很爱笑,开朗的笑声经常充满她的课堂。课间时间,马树学就带着学生们在操场玩游戏,尽情奔跑。这个操场,是去年海河“23·7”流域性特大洪水之后新建的,绿色的草皮在太阳底下泛着光。“就这么一直跑,跑出大山。”

宿舍

2012年9月份,史家营中心小学完成新建,村小老师和孩子们搬进了新宿舍,在崭新的楼房里上课。也是从那时候开始,学校采取寄宿制,每周一到周五,学生们是住在学校的。这意味着,马树学多了一份责任,她需要兼顾孩子们的生活。

9月6日,史家营中心小学食堂,马树学陪着孩子们一起吃饭。

寄宿制的乡村儿童,一周只有周末是在家里,其余时间都在学校。乡村老师,无形中成了和这些孩子相处时间最多的人。白天在课堂上,晚上在宿舍里,马树学和村小的学生们一起吃饭,教他们如何叠被子,马树学参与到学生生活的各件小事中,不会扎辫子的女学生,也会撒娇着跑到马树学跟前,示意老师帮忙。

9月6日,放学后,马树学把教室里的杯子摆放整齐。每天进出教室,马树学都细心观察教室里的各种细节。

“低年级的学生刚刚住宿会不适应,晚上可能会睡不着。”马树学有一套哄睡方法,轻拍着学生的小手,嘴里哼着没有词的曲调,等到夜空中升起闪亮的星,她掖了掖被子,再轻手轻脚地关上门。有时候不放心,夜间她总会多去几趟。

9月6日,史家营中心小学,下课后,史家营中心小学女生宿舍,检查寝室卫生的马树学教同学们如何将被子叠整齐。从一年级的尿床、尿裤子到现在,孩子们已经学会了很多生活技能。

这是城市与乡村在教育上的明显不同。马树学现在的这个班,是她从一年级就带过来的,年纪小,尿裤子、耍脾气,是她经常要应对的情况。“就是又当老师,又当妈。”马树学把全部的耐心和温柔,给了班上的学生。

讲台

“学习这块我尽最大努力,尽量缩小和城市孩子们的差距。”最让马树学感到安心的地方,就是讲台,在讲台上,她能忘掉生活中的烦恼,全身心地投入,她说,只有那时候,她能感到纯粹的教育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。

这份职业也为马树学的身体带来了一些伤病,她的颈椎做过几次手术,最严重的时候,已经影响到了走路,连走直线都成了困难。正好遇上期末,马树学带着颈托批改试卷,直到学生放假,才到医院做手术,之后,她的身体里,就多了一块钢板。

9月6日,史家营中心小学,周五下午放学,带着行李的学生们准备返校。马树学帮助一名女生拿行李。

乡村小学往往规模不大,但该有的课程不能少。有段时间,马树学还兼任着班级的美术老师,几乎没有美术基础的她找来课件,自己先学,站上讲台了,她就成了老师,“有些课就要保证有人教、有人上,尽力去上,不能让孩子们在这方面的发展受阻。”

9月6日,放学时,马树学与接孩子的家长交流。

讲台,就是乡村教师的舞台,他们在这里描绘宇宙,带着学生们畅游星河。“教书育人,哪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。”细水长流,马树学的执教岁月,走过了31年,每年,她都要送走一届学生,在她的班上,学生的父母也曾是她的学生。

9月6日,史家营中心小学,放学时间,家长拎着大包小包带孩子们离开。

周末前的最后一次铃声响了,马树学领着学生走出教室,和来接送的家长撞了个照面。他们一起走下长长的坡,脚底有意控制着行走的速度,马树学用靠近学生那边的手臂,紧紧搂住对方的肩膀,“下周见。”

9月6日,史家营中心小学办公室,马树学在备课、批改作业。

文字记者 陈璐

摄影记者 王子诚

编辑 王远征 张湘涓

校对 陈荻雁

凯西·威尔逊:

5秒前:9月6日,放学后,马树学把教室里的杯子摆放整齐。

袁豪杰:

9秒前:尽管条件艰苦,马树学还是留下来了,她说,她是渴望回到村庄的,教书育人,是她为自己的生活寻得的方向。

于济玮:

7秒前:9月6日,史家营中心小学,课间,马树学一边帮学生按摩颈椎一边和同学聊天。

Wilfrid:

2秒前:大山里生活的孩子,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,他们的父母选择进城务工,把孩子留给家中的老人抚养,学校,不仅是乡村儿童学习知识的地方,也是他们生活日常的主要场景。